在各种各样的片单中,我们总是能看到“治愈系”片单。
治愈系电影就像是一个童话,让观众相信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一定存在,只不过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还有一类片单,它的关键词是“致郁”。
它会把你带进一个个悲剧里,缠绕着你,包裹着你,让你对这个世界,对人性,对自己抑郁后,重新进行思考。
这种“致郁系”电影给我们所带来的那种感觉,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定义悲剧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
这种功能又被称为“卡塔西斯”,这是拉丁文katharsis的音译,即“净化”之意。
而下面要说的这部电影,就是具有“卡塔西斯”功能的“致郁系”电影——《超脱》
《超脱》上映于 2012 年 ,由托尼·凯耶执导,艾德里安·布洛迪(Adrien Brody)制片并主演,有观众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观影完,如同走了一趟地狱,但无法否认它是部伟大的电影。
豆瓣上36万人被致抑郁后,依旧打出了8.9的高分。
本片导演托尼·凯耶是英国著名导演,他的作品多关注于边缘人物和灰色地带。擅长将纪录片与剧情片结合,主要作品有《美国X档案》《地狱之火》《黑水航道》等。
这种纪录片、伪纪实、访谈与剧情相混合的创作风格在《超脱》中同样有着鲜明的表现。
而男主角艾德里安是美国著名的演员。
他是《钢琴师》里的钢琴师,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午夜巴黎》里的达利,是《蓝调传奇》中的切斯……
艾德里安身上有一种颓废迷蒙的忧郁气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醒,这使得他光是站在那里就足以勾起一种淡淡的悲伤。
如果说,艾德里安在《钢琴师》和《午夜巴黎》中的形象还能用“惊艳”来形容,那么他在《超脱》里的表演,便可以说是浑然天成。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又如此真实。”
影片开头的这句话就已经为整部电影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调。
艾德里安在《超脱》中所饰演的代课老师亨利,和莫索尔一样,陷入了一种孤绝和恶心的状态。
值得记住的,是亨利在说完这个词之后的一段话: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在当下——他们被这样告知,女人都是妓女,婊子,被排挤,殴打,欺辱,蒙羞的对象,这是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传销式精神屠戮!使得我们的后半生,都受这种错误观念的控制,它很强烈,蒙蔽我们的双眼,至死方休。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头脑,阻止这种愚蠢的想法渗入进我们的思想进程中,我们要学会阅读,用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耕耘它,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信仰体系。
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技巧,用以抵御,用以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
记住这段话,然后我们再回过去看亨利和他周围的环境。
亨利,一个代课老师。
在那些凌乱的闪回镜头中,我们知道了他的身世:亨利的母亲在他七岁那年服下过量的安眠药死去。
自杀的原因,是因为外祖父曾经与他的母亲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外祖父或许也是自己的父亲,这是他永远无法摆脱的内心阴霾。
这种童年创伤,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亨利,直到几十年后,外祖父傻了,老了,他依旧沉浸在那种折磨中无法自拔。
亨利工作的地方是一个收容了众多有学习障碍学生的社区学校,这里的人也都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和爱意的世界中。
学生无心向学,有平均一句话两个脏字的,有不好好穿衣服坦胸露乳的,有虐杀猫咪的,有上课骂老师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不见学生,看不见孩子,看见的只有一群行尸走肉。
“孩子们去哪里了?”
这些孩子们,他们有着让我们厌恶的一切行为和思想。
他们浅薄,令人讨厌,不努力,异想天开,不尊重人,用一副看似玩世不恭的样子来糟践自己,糟践老师和家长。
这么说可能太残忍,但这种人生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头了,那种只能从事底层职业的人生,那种不断繁衍和咒骂的、蛆虫般的人生。
而他们的家长呢,家长们不来开家长会,来了就骂老师,冲老师脸上吐唾沫。
这些大人们的孩子,也会像他们一样,不断重复,不断繁衍。
处在中间的、试图挽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呢,只能在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过后失声痛哭,将那些赤裸裸的真相肆无忌惮地抖落出。
当父母不在乎时,老师的在乎又有什么用呢?
女学生梅丽迪斯因为胖,因为不好看,因为考不上父母期待的“斯坦福”,因为喜爱创作一些看起来忧郁绝望的画以及摄影作品,而被同学以及父亲嘲笑、厌恶。
她最后在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中自杀了。
学校不像学校,家庭不像家庭,学生无可救药。
亨利的真实生活和精神世界都满目疮痍,他面对着的是一种充斥着绝望、窒息、无助的生活。
然而他选择的是去承担,去救赎。
他安慰由于乱伦晚年备受精神折磨的外祖父,在他临死前模仿母亲的口吻“原谅”了他。
他试图拯救处于崩溃边缘的梅丽迪斯,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但他和她都明白,一切都不会更好,一切都是在自欺欺人,
他把在车上被人打的雏妓艾丽卡带回了家,给她干净的食物、药水、衣服和床,让她能够真正当一个孩子。
面对那些早已经被所有人放弃了的孩子们,他站在那里,告诉他们,要阅读,要写作,要独立思考,要保有纯粹的精神世界。
然而,在“存在先于本质 ”的哲理 中,作为“本质 ” 的道德或灵魂,也都是由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自由的,所以亨利常常陷入矛盾。
一方面亨利认为道德并不该被强加与他人身上;
另一方面,他认为教师本身需要对孩子进行后天的引导,帮助其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这也是他对自己童年时孤独无人引导的一种弥补)。
故此,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终究无法做到真正的超然世外,做一个局外人。
默尔索因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被判处了死刑。
处在同样的绝望中,亨利却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手递给了别人,即使他自己也在无边的海里漂浮着,没有人拯救。
但影片结尾最终还是给出了希望,即使这希望是渺茫的:亨利接回了原本被他送走的艾丽卡,两个飘零之人最终还是产生了羁绊。
“一个人可以轻易地学会不在乎,但学习在乎却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勇气。”
亨利是勇敢的,他用赤子之心照亮潜藏于死亡之中的黑暗。
他就像是抵御着整个时代的孤胆英雄,抑或是一位在苍茫的草原上独自策马前行的骑士,孤独,悲凉,但充盈着一股豪气。
就像影片最后的那一幕一样,亨利在空无一人的凌乱教室中,朗诵着爱伦坡的那首《厄舍夫的倒塌》:
我们需要这样的老师,需要这样的家长。
纵使我们彼此之间都是一座孤岛,但我依旧会用力挥着旗帜,为你指引着方向。
纵使我快要被海水淹没,但我依旧要把你推出海面,让你大口呼吸,让你拥有自由。
《超脱》是一部致郁的电影,也是一部能给人力量的电影。
它让悲伤变得缓慢,让快乐稍纵即逝。
它会让我们一直记住那种胸口仿佛被用刀缓慢切割的痛感和压迫感,让我们去流泪,去在乎,去改变,去反思,去做出改变。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