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丨“群体免疫”指的是什么?“无为而治”是真的高明吗?

较真丨“群体免疫”指的是什么?“无为而治”是真的高明吗?

1群体免疫指当人口中的大多数具有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后,传染病将很难继续传播,从而达到保护剩余尚未具有免疫力人口的效果。形成群体免疫的方法可以是用大规模接种疫苗使足够比例人口通过主动免疫获得免疫力,也可以是通过输注康复者血清、单克隆抗体等被动免疫手段使人群获得保护。 2通过放任疾病传染以达到群体免疫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病原体的毒力(致死率)较低,即使发生大规模感染,死亡人数也比较少,从目前新冠肺炎的致死率来看,并不符合这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感染后康复者能够具有终身或至少非常长时间的免疫,但目前也并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一次感染就终身免疫”。所以这个策略用于新冠肺炎基本不可行。

查证者:胡远东丨医学博

近日,海外疫情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3月13日,英国官方表示,政府目标是延缓新冠疫情高峰,让人们产生群体免疫力,该“群体免疫”策略随即引起很大争议。3月15日,英国卫生大臣又否认政府推出“群体免疫”政策——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表示,“群体免疫”政策并非政府的政策或目标,其目标是抗击病毒,保护弱势群体。

无论如何,“群体免疫”一词已经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它到底指的是什么?消灭新冠病毒,“群体免疫”是否可行?

一、什么是群体免疫

任何传染病要进行传播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相应的,要控制传染病疫情,就有三个最基本的策略: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把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收治就属于控制传染源;禁止大型集会就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既是切断传播途径,也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手段。

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也称社区免疫、人群免疫,严格来说并不属于上面说的任何一种防控策略,它描述的实际是一种状态和结果,即当人口中的大多数具有对传染病的免疫力后,传染病将很难继续传播,从而达到保护剩余尚未具有免疫力人口的效果。

流行病学上,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即为R0值。产生群体免疫所需的已免疫人口具体比例Vc正是由病原体的基本再生数R0决定的,具体计算公式是Vc =(R0-1)/ R0,目前不同学者估计的新冠肺炎R0在2.68到3.77之间,根据目前掌握的新冠病毒传播数据,需要人群中60%-70%具有免疫力方可形成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

形成群体免疫的方法可以是用大规模接种疫苗使足够比例人口通过主动免疫获得免疫力,也可以是通过输注康复者血清、单克隆抗体等被动免疫手段使人群获得保护。在现代医学发明出疫苗和抗体之前,瘟疫导致大量人口被感染、抵抗力较差的人口死亡后,幸存者群体也能形成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图解,蓝色为未接种疫苗的健康人,黄色为已接种疫苗的健康人,红色为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在只有少量人口接种疫苗、未形成人群免疫的情况下(图片上部),少量传染者将迅速感染大量人口;而当足够人口接种疫苗时(图片下部),疫情将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图片来自美国疾控中心(CDC)。

二、群体免疫≠放任传染

通过放任疾病在人群传播而不是依靠疫苗和抗体来形成群体免疫,可能是一种很糟糕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要成功至少需要满足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病原体的毒力(致死率)较低,即使发生大规模感染,死亡人数也比较少,但新冠肺炎显然不是这样。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18日24时,我国除湖北省以外地区的病死率为0.89%。如果我们以这个比例来计算,假设6800万英国人有60%感染,其中0.89%死亡,英国全国将死亡约36万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0.89%是我们各级政府和医护群体不计代价、不顾风险换回来的成果,并不是新冠肺炎的自然病死率。与英国同为欧洲发达国家的意大利,目前的病死率是7%,如果用这个病死率作为计算依据,英国获得群体免疫的代价是死亡280万人以上,而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死者总共也只有130万。

第二个条件是感染后康复者能够具有终身或至少非常长时间的免疫,如果只是短期(数个月)内因为机体产生抗体而产生的暂时性免疫,那就不能指望自然传播形成可靠的群体免疫,反而要警惕在人群中出现反复大规模疫情。

目前虽然有实验显示恒河猴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几乎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新冠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其免疫机制尤其是免疫记忆持续时间还不清楚。此外,如果病毒变异出几个亚型,对其中的一个亚型形成免疫并不能使人体获得对其他亚型的保护,还有可能因为选择压力使人群不具备免疫力的亚型形成传播优势种。正如钟南山院士在3月18日广州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所说的,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一次感染就终身免疫”,不能靠集体免疫来防控。

最后,“靠自然传播形成群体免疫”不仅在技术可行性上成疑,在社会学和伦理学上也是很难实现的。一些为“放任传播导致群体免疫”辩护的观点认为这种策略的实质是让每个时间点的感染者数量都维持在当地医疗机构可以处理的相对低水平,从而避免医疗服务能力被短时间大量涌入的患者“击穿”而彻底崩溃的局面。

但在网络和自媒体时代,悲观和恐慌可以瞬间蔓延到几乎任何角落,不需要等到有数十万人死亡,只要死亡人数增加到每天上千例,各种悲惨的情景在社交媒体上反复轰炸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就可能导致很多不受控的群体事件,失控的人群将打破所谓“有序感染、避免挤兑”的一厢情愿。最重要的是,在有能挽救更多生命的防控措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去放任疾病传播,这种行为本身就有违现代文明重视生命的基本价值观。

文章编辑:ambergchen

想了解更多内容?微信搜索“腾讯较真辟谣”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参考文献详见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合作!

© 2024 www.beiwoke.com  E-Mail:  

观看记录